
姓名:王增平
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所在院系(所):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四方研究所)
研究方向:
Ø基于信息融合的新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安全控制
Ø新能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新原理与新技术
联系方式:
办公地址:主楼A538
电子邮箱:wangzp1103@sina.com
一、个人简介及主要荣誉称号
华北电力大学二岗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会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供用电安全技术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长期从事电力系统保护与安全控制的教学、科研和高等教育管理工作。在微机高压输电线路保护、发电机-变压器组成套保护、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电力系统广域保护与安全控制等研究领域,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成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863计划”课题和“973计划”课题各1项,完成重大科技成果13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一等奖5项、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是北京市教学名师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国家精品课及精品资源共享课负责人。
二、主要科研项目情况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成项目,新型电力系统大电网保护基础理论与方法,2023.1-2026.12,主持。
[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课题,交直流混联电网连锁故障预警与主动保护,2017.1-2022.12,主持。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智能电网多维信息融合的系统安全保护研究,2017.1-2022.12,主持。
[4]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适应大规模间歇式电源接入的电网保护控制技术,2012.1-2014.12,参加。
[5]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基于广域信息的复杂电网保护与安全控制,2011.1-2016.12,主持。
[6]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风电场、光伏电站集群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2010.1-2014.12,主持。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集中决策与分布实现相协调的大电网后备保护系统,2009.1-2012.12,主持。
[8] 国网公司科技项目,适应高占比新能源的新型保护及控制一体化策略研究,2022.6-2023.12,主持。
[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电力变压器内部故障仿真计算及新型主保护原理的研究,2008.1-2010.12,主持。
三、主要教研获奖
[1] 部级奖,2024,电力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2] 省级奖,2021-01-11,基于故障多元信息的新型保护系统关键技术与应用,2021年河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排名第1;
[3] 省级奖,2018-04-16,立足前沿,科教融合,特色发展,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体系建设三十年实践,2017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1;
[4] 部级奖,2018-02-27,基于故障关联信息的站域分布式保护系统,2017年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排名第1;
[5] 部级奖,2021-01,新能源源端电网区域保护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2020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一等奖,排名第2;
[6] 部级奖,2017-02-26,电力系统动态同步相量测量技术及其应用,2016年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排名第3;
[7] 部级奖,2024-12-02,大规模风电集群及并网系统继电保护关键技术及应用,2024年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2;
[8] 省级奖,2017-02-18,提高配电网故障处理能力关键技术与应用,2016年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第3;
[9] 省级奖,2019-02-14,智能配电网态势感知与灾害应对关键技术及应用,2018年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第3。
四、代表性论文
[1]王增平,朱劭璇,王彤,秦红霞.受端电网分层优化切负荷策略[J].电工技术学报,2020,35(05):1128-1139.
[2]王增平,杨国生,汤涌,蔡文瑞,刘素梅,王晓阳,欧阳金鑫.基于特征影响因子和改进BP算法的直驱风机风电场建模方法.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9,39(09):2604-2615.
[3]王增平,李菁,郑涛,赵萍,杨浩.考虑变流器限流与GSC电流的双馈风力发电机暂态全电流计算与分析.电工技术学报,2018,33(17):4123-4135.
[4]王增平,姚玉海,郭昆亚,齐郑.基于等级偏好优序法和切负荷的配电网故障恢复.电工技术学报,2015,30(20):185-192+209.
[5]王增平,张晋芳,张亚刚.基于开关路径函数集的新型厂站内网络拓扑方法.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33(01):137-145.
[6]王增平,张晋芳,张亚刚.基于主接线图形特征的厂站内拓扑分析新方法.电工技术学报,2012,27(02):255-260.
[7]王增平,马静.基于等效瞬时漏感与回路方程的变压器保护原理.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7(19):39-44.
[8]王增平,刘浩芳,徐岩,刘俊岭.基于改进型相关法的单相自适应重合闸新判据.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7(10):49-55.
[9]吕哲,王增平.基于暂态电流波形特征的快速差动保护新原理.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0,40(14):4452-4462.
[10]刘席洋,王增平,郑博文,王彤,乔鑫.LCC-HVDC故障恢复型连续换相失败机理分析与抑制措施.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0,40(10):3163-3172.
[11]姜宪国,王增平,李琛,唐玮.区域自治式后备保护分区方案.电工技术学报,2013,28(01):234-241.
[12]Xiang Y, Wang T, Wang Z. Risk Prediction Based Preventive Islanding Scheme for Power System Under Typhoon Involved With Rainstorm Events[J].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 2023, 38(5): 4177-4190.
[13]Hu J, Wang T, Wang Z, et al. Switching System’s MLE Based Transient Stability Assessment of AC/DC Hybrid System Considering Continuous Commutation Failure[J].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 2021, 36(1): 757-768.
[14]Dai Z, Wang Z. Protection Dynamic Reliability Analysis System Based on 3RF Technique[J].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 2011, 26(3): 1137-1144.
[15]Ma J, Wang Z, Yang Q, et al. A Two Terminal Network-Based Method for Discrimination Between Internal Faults and Inrush Currents[J].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Delivery, 2010, 25(3): 1599-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