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风送爽秋意浓,茶淡菊香枫叶红。为庆祝第35个教师节,从线上到线下,从社会到学校,人们表达着对老师的敬意。在这一天,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新能源所的老师和同学们汇聚一堂,为全校师生精心准备了一场特别的报告会,致敬老师的辛劳奉献,展望未来的无限可能。
习总书记曾说:“教师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职业之一,也是最伟大、最神圣的职业之一。”早在2009年,新能源所刚刚成立的这一年,所长肖湘宁教授和副所长赵成勇教授就深感教师节庆祝之隆重,老师们也该在节日里有特殊的付出,为所里学生们的成长贡献一份力量。于是,便是长达十年的坚守,于是,便成为学院越来越引人注目的招牌活动……如今,已经发展成了“众师一博一硕”作报告的基本固定形式。
9月10日下午2点,第十届金秋学术报告会在主楼A322报告厅举办,新能源电网研究所全体教师及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相关师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会议由袁敞副教授主持,报告会历时3小时,圆满落下帷幕。此次报告会还邀请了外校电气工程领域的知名学者——清华大学姜齐荣教授、中科院电工研究所李子欣教授。侧重教学相长,华北电力大学赵成勇教授作了有关如何培养学生,如何做好科研工作的主旨报告。两名优秀硕士生代表冯佳耀和吕煜则分享了过去一年的科研成果。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刘崇茹教授为会议致辞,刘院长肯定了报告会的意义,建议该所老师在全院大会上分享举办报告会的经验。
随后,新能源所党支部书记陶顺副教授介绍了本所迁入主A后的师生情况及近年研究所取得的业绩及学术成果,肯定了学术成果数量逐年攀升背后师生们的共同努力。最后,陶老师点明了PPT上伸出的“橄榄枝”,意在以上述的介绍欢迎优秀研究生们的到来。
清华大学姜齐荣教授以“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与振荡研究”为题做了首场报告,报告内容主要包括电力系统电力电子化趋势及存在的问题、系统暂态稳定性及振荡问题和非线性振荡抑制技术,同时他分析了电力系统电力电子化给传统的理论和技术带来的挑战,呼吁大家抓住电网发展的趋势,结合人工智能及新的控制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紧接着,中科院电工研究所李子欣教授针对“高压大功率电力电子技术及若干应用研究”做了第二场报告。李教授就电力电子与现代电力系统、MMC型柔性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电力电子变压器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做了介绍,并分享了自己参与南方电网的南澳三端柔直工程的调试经历。
赵成勇教授报告的题目是“一孔之见:本科生到合格的研究生”,报告主要内容包括:研究生和本科生的不同;研究生的担当精神与责任;科研工作的体会以及华电梦的实现。赵老师谈到一名合格的研究生要有三个能力,适应、动手和创新能力,要有三个行动,勇于沟通、学术诚信和不能“逃避式”读研。赵老师的报告语言幽默风趣,富有启发意义,激起了在座师生们科研报国的热情。
随后,师从袁敞副教授的硕士研究生冯佳耀的报告题目是“电力弹簧——关键负载的减震器”,他从“电力弹簧”的灵感来源讲起,向在座师生介绍了什么是电力弹簧,并结合电力弹簧研究现状和我国的能源背景讲述了开展这一研究课题时的突破点,并向在座师生介绍了相应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
师从赵成勇教授的硕士研究生吕煜的报告题目为“基于架空线路简化模型的柔性直流电网短路故障定位方法”,她首先展示了自己近两年的科研成果,之后向大家分析了论文从无到有的过程,介绍了写作经验。最后,她分享了研究生生涯中的心得体会,如何从优秀的本科生蜕变为优秀的研究生。
最后,肖湘宁教授对此次报告会做了总结。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肖老师回忆起第一届金秋学术报告会的场景,并与今天的报告会作比较,为研究所取得了的进步倍感自豪,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期许,并表示退休返聘之后还会继续为所里的发展尽一份力量。最终报告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